市群众工作中心投运一月 接待群众来访279批次1452人次
来源: 本站日期:2016-06-06发布人:已浏览:1388
“请问您是来访的吗?”“来,先喝杯水,我带您去填表。”今年65岁的刘女士从未想过上门“讨说法”能享受笑脸相迎、热情接待。尽管当天反映的诉求并没能马上解决,但在她看来,诉求得以表达,问题就相当于解决了一半。 从2016年4月底开始,这样的画面经常出现在市群众工作中心。没有大吵大闹,一切秩序井然,进门先喝水,接着填表、拿号、等呼叫……一间间独立的接访室里,来访人和接访人在一张桌子面对面坐着,茶水冒着热气,交谈开始,气氛融洽。 作为我市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市群众工作中心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建成的市群众工作中心投运一月共接待群众来访279批次,共计1452人次。 创新机制 三级调处化矛盾 5月31日,记者在中心一楼大厅看到,5个“来访登记窗口”、1个“涉法涉诉登记窗口”接待服务窗口一字排开,落地玻璃隔窗宽敞明亮。在面带微笑的工作人员引导下,十几个前来办事的群众坐在休息区等待。 在大厅进门处,中心设有服务台以及取号机。“这类似医院里的‘咨询台’,帮助来办事群众‘对症问诊’,并迅速找准对应的部门窗口,而叫号机可以提醒来访群众接待窗口及等候时间。”市群众工作中心来访登记调度办公室工作人员孙晓静说:“老百姓来到群众工作中心首先要填报一个《信访事项登记表》,然后我们的工作人员再根据老百姓反映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归口处理,老百姓可以根据我们的归口分流去向去取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市群众工作中心努力做到群众信访工作的‘终点站’,而不是‘中转站’。因此,创新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法院、检察院、民政、教育等19家市直部门以及安次区、广阳区、廊坊开发区,派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入驻中心,现场受理群众来访,提高了中心的权威性和协调办事力度。另一方面,中心专门建立了三级调处机制,确保办理事项的落实。 据介绍,“一级调处”主要由各职能部门服务窗口对其职责范围内的群众事项直接调处。一部分较为复杂的群访事项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问题,进入“二级调处”,由市群众工作中心领导牵头组织相关单位会商研究,或通过便民巡回法庭、法律服务、心理疏导等辅助措施综合解决。若仍无法解决的极少数重大疑难案件,将进入“三级调处”,也就是重点调处,由市级领导组织进行,充分发挥了决策优势和综合协调的作用,促使问题得到最终解决,而这也是全市群众信访事项的最终调处。 全省首创 “三级视频联动”接访 有问题就到“三级视频联动”接访反映去,如今,在我市的各个县(市、区),当群众遇到难以化解的矛盾纠纷时,首先想到的是到当地的“三级视频联动”接访中心寻求帮助。在市群众工作中心的“三级视频联动”接访办公室记者看到,一个长约3米、宽约2米的电视占据了办公室的一面墙。电视上13个大小不同的区域滚动播放着全市各个“三级视频联动” 接点的情况。 “目前,全市一共有166个‘三级视频联动’接点,市区有1个,县(市、区)有11个,乡镇有154个。其中,县(市、区)的‘三级视频联动’接点在当地的群众工作中心,乡镇的‘三级视频联动’在各乡镇群众工作站。”市群众工作中心信息中心工程师王雅超说。 王雅超告诉记者,“三级视频联动”是一种创新的接访方式。群众只要到所在乡镇视频接访室,就能通过视频直接与市、县信访部门进行交流、投诉和反映问题,实现市、县、乡镇“三级视频联动” 接访。来访群众还可以预约领导接访,在约定时间到乡镇道视频接访室与领导“见面”。同时,通过视频系统,接访领导或信访部门可直接向信访事项责任单位实现即时交办、限时结案,并提出工作要求,对责任单位进行跟踪监督。除此之外,利用视频系统,县信访部门还可以直接与各乡镇沟通会商,快速了解案情,查找问题症结,制定化解方案,及时化解信访矛盾。 “为人民服务网”方便快捷 如果说“三级视频联动”让您在家门口解决信访问题,那么“为人民服务网”则可让您足不出户、敲敲键盘就能完成您的诉求。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人民服务网”自2016年3月起正式对外公布。截止到目前,共受理群众反映诉求220条,其中,咨询类比重较多,涉及购房、户籍、社保等方面。 记者在“为人民服务网”网站上看到,网站共分为组织机构介绍、交流互动、民生服务、政策法规、工作动态、善美廊坊、民生留言和网上信访8各板块,紧紧围绕服务群众、教育引导群众、受理群众诉求3大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网上信访”和“民生留言”两个板块,市民可以通过点击“网上信访”选项,注册登录反映问题。“为人民服务网”的工作人员再通过和信访系统网站的数据交换将相关内容交换到信访信息系统网站,再由信访工作人员进行办理,办完之后,上传的办理结果会通过“为人民服务网”发布,市民可以在网上直接查询办理结果。 同时,如果市民朋友想反映或咨询简单的问题,可通过“民生留言”这个板块直接留言。与“网上信访”比起来,“民生留言”通常当天或者最长72小时内市民就可以得到回复。 据介绍,市民除了可以通过“网上信访”和“民生留言”反映问题或咨询,也可以通过“在线访谈”、“微信公众号”、“线上民声”、“热线电话”的方式与市委、市政府以及市直相关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视频、音频、或者文字的直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