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站日期:2015-11-12发布人:已浏览:1915
1.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抓好省、市重点项目和列入省跟踪督导的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以及第一批、第二批全市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加强协调调度,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达到时间进度要求;制定全市重点产业项目推进调度方案,在组织领导、筛选申报、用地保障、督导调度、年终考核等方面研究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重点产业项目顺利推进;督促有关部门严格按照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全力推进国电廊坊热电、中电投廊坊燃气热电项目建设;召开重大产业项目投融资对接洽谈会,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急需融资的重点项目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项目。
2.着力抓好重大事项。做好与国家和省政策衔接工作,研究起草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全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抓好津保铁路联调联试工作,完成京唐城际铁路稳评初审,做好廊涿城际、京霸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S6)等涉及我市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北京亦庄·永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工作,加快入园企业建设步伐;做好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完善试点方案并适时上报。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全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的产业定位,研究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方向;加大产业发展引导力度,根据国家和省要求,研究制定全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的贯彻落实意见;继续开展民企服务行动,组织政企面对面活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全力做好“三个一百”服务业领军企业帮扶工作。
4.加大财税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综合治税协调联动作用,强化对财政收入的分析预测和组织调度,做到应收尽收不虚收,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全力保障重大民生工程、产业结构优化、环境污染治理等资金需求,确保完成全年预算支出任务;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额度,稳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改革;整合各项财政专项资金,研究设立产业发展股权引导基金,促进全市重点培育产业加快发展;全面落实《新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做好2016年全市预算编制工作。
5.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深入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调联动服务机制,加快创业园区和孵化平台建设,落实扶持资金,鼓励大众创业;做好“百人计划”、“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等人才选拔工作,新建一批博士后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推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建立以社保“一卡通”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卡管理系统,为实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各业务系统通用及跨地区“一卡通”提供支持。
6.加强统计工作。强化经济运行统计监测和分析研究,重点了解各县(市、区)支柱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建立健全数据库,随时进行数据监测;精心组织统计专报和调查统计资料,做好《2015—2016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等课题研究,着力提升统计资政服务水平;做好全市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认真开展编码和事后质量抽查,抓好业务培训和督促指导;编印《廊坊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汇编》,提升普查资料应用水平。
7.抓好机构改革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印发《取消市政府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推广“双随机”抽查机制,进一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市本级机关事业单位实名制管理数据信息,巩固全市机构编制和人员核查工作成果;严格执行编制使用核准制度,确保实现本年度市本级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
8.做好政务服务管理工作。推进商事主体“一照一码”登记制度,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从精减验收事项、下放验收权限、规范中介服务、创新工作方式等方面规范产业类项目验收工作,为项目落地投产提供有力保障;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智能化网络平台建设,强化政务服务系统研发,提供网上咨询导办、办件查询、审批监督等集成服务,打造便捷高效的智能化政务服务平台。
9.强化物价监管。对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市场价格进行监测,强化市场价格巡查,全面掌握价格动态,维护市场价格稳定;根据省有关规定实施价格管理,全面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实行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制定出台工业用水差别水价和工商企业、服务企业等用水超额累进加价政策;对价格惠民政策实行动态管理,及时修改完善政策目录,确保价格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10.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升级公共信用监管平台,推动部门间信用信息共享;启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不良信用记录告知程序,实施失信联动惩戒机制;建立工商注册与行业监管协调联动机制,强化信用服务行业监管;制定出台《廊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进一步推动中介机构、社会组织信用建设工作。
以上工作由李波常务副市长负责,其中涉及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北京对接等方面工作,由喻华锋副市长(挂职)协助。
11.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及项目跟踪落实。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市实施方案,加大对接北京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项目工作力度;立足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珠三角、长三角重点城市举办投资合作对接会;对“5·18”经洽会及其他重点洽谈项目持续跟进,回访参会客商,开展投资环境推介,推动项目进程。
12.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深入落实全市《关于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若干具体措施》,开展政策宣讲和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运用好出口信用保险等扶持政策;实施“千企在线”计划,对全市1000多家外贸企业进行网上贸易培训,组织企业参加中国——俄罗斯博览会、第118届秋季广交会等展会,支持企业抓订单、扩出口;对出口大户和重点中小微企业进行分类指导、跟踪服务,帮助解决问题;支持企业备案外贸经营资格,壮大外贸队伍,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等进口,重点扩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
13.提升利用外资工作水平。加强外资投向引导,支持优质外资项目落户廊坊和增资扩股,服务和推动全市企业境外上市、外资并购,促进利用外资更加合理有效;加强对第四季度外资到位的服务和督导,推动项目尽快落户和资金及时入统,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开展外资企业联合年报工作,掌握外商投资企业存续状况,了解企业运营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14.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研究制定全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支持永清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推动电商产业发展;抓好限上商贸企业培育,鼓励体量大、效益好的个体经营单位升级为公司;推动城区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工作,开展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升级改造;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努力扩大消费、培育消费热点;抓好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和诚信体系建设,推动全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加大对成品油、典当拍卖、商业特许经营、单用途预付卡、酒类流通等的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15.强化园区载体功能。出台《关于推进全市开发区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增加园区发展活力;重点推动与京津合作共建园区、一区多园、特色园区等工作,促进园区做大做强;组织开展全市园区系统数据统计报送培训,提升园区经济运行数据的基础管理。
16.扎实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继续开展科技研发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认定工作,确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加大对“一十百千万”科技创新行动的督导力度,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举办第九届中国河北专利周廊坊活动,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座谈会、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专利保险保企对接会和专利执法等活动。
17.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县、食品销售示范单位等创建工作,加大对“明厨亮灶”、“清洁厨房”、“药品零售企业量化分级管理”的督导力度,提高食品药品从业单位的诚信生产经营意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组织开展农村集体聚餐、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抗菌药物等处方药销售、在用医疗器械等专项整治行动,做好重要节日期间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大力宣贯新版《食品安全法》,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18.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强化对各县(市、区)政府年度质量工作的考核,积极准备迎接省政府质量建设工作考核;深入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开展千家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普及质量管理知识培训,推动名优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以特色产业、优势技术和节能环保为重点,大力实施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深入开展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审查工作,开展能源计量数据的应用分析研究,有序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数据在线采集工作;组织开展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全面排查电梯隐患,加快96365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建设工作。
19.扎实推进旅游工作。启动《廊坊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完成《廊坊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举办“2015美丽中国行·中央媒体聚焦绿色廊坊”大型采风活动,筹备举办首届廊坊乡村旅游嘉年华、中国国际自驾车旅行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廊坊)国际热气球节,做好北京王府井廊坊旅游摄影展、廊坊旅游宣传片拍摄和廊坊旅游微电影剧本征集等工作;做好节日期间旅游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假日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20.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一照一码”工作,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工商注册登记便利化;推进京津冀消费维权一体化进程,探索建立三地市场监管部门之间长效合作机制,在消保维权、商品质量监管、打击传销、规范网络交易等重点领域开展执法协作,规范市场秩序,防范风险。
21.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认真落实依法行政年度报告制度,做好省对市依法行政考核准备工作,对全市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严格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制度,切实加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力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岗位培训和资格管理制度,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通用法律知识培训、专业法律知识轮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和行政执法公开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
以上工作由贾永清副市长负责,喻华锋副市长(挂职)协助。
22.做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重点推进与北京大数据产业对接,组织召开“廊坊与北京大数据产业对接会”;继续实施“五大工程”,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积极推进工业锅炉改造,力促文安微煤雾化项目尽快开工;深入开展入企帮扶工作,组织好政府与企业面对面座谈活动;全力做好承办全省军民融合展洽会工作。
23.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抓好燃煤锅炉治理改造、散煤替代、机动车污染防控、扬尘整治及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确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积极推进排污权交易和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
24.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好重要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梳理“六大工程”进展情况,确保按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做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工作。
25.做好国资监管工作。做好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资格申报审核工作,加快完成万隆珠宝商行改制工作,做好廊运集团重组整改工作,做好市公交集团龙河园区场站及公交车充电站建设工作。
26.做好供电工作。做好重要节假日期间供电保障工作,做好迎峰度冬各项准备工作;加快电网建设步伐,确保蒋辛屯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及赵辛庄、四岳、西马窝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按时间节点推进,杜官屯、刘其营110千伏配套工程按计划达标投产。
以上工作由王曦副市长负责。
27.做好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安保工作。全力做好国庆节、十八届五中全会安保工作,坚持点面结合、以面保点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首都“护城河”作用,整体推进打防管控等工作,严格落实各项安保措施,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28.开展“两抢一盗”和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专项打击行动。加强相关部门间的联系沟通,健全完善机制,实施联合行动,提高打击成效,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29.做好冬季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认真组织各级各部门和相关社会单位,严格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严肃查处消防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确保消防安全形势平稳。
30.深入推进缉枪治爆专项行动。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全面清查,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及时发现涉枪涉爆非法活动线索,切实将枪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以上工作由王金水副市长负责。
31.加强规划工作。进一步加快推进新版总规审批进度,继续深化《廊坊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2014—2030年)》,启动《空港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空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廊坊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编制工作;密切跟踪《京津冀城镇体系规划》等规划编制情况,主动与国家层面决策和顶层设计对接,对全市总规进行相应完善;加快“廊坊市二三维地理空间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应用推广,推进县级数字规划标准化建设,积极申请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试点,争取在年底前成为城市智慧管网系统建设试点城市;研究起草《廊坊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廊坊市临时、简易建设项目规划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规划批前批后管理机制,加大在建工程的规划巡查力度,维护城市建设秩序。
32.全力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进商业中心区(二期)剩余住宅征收补偿,完成项目全面审计,同步跟进回迁楼建设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光明片区、临空经济区棚户区贷款工作;大力推进万庄新城基础设施建设,依规推进控规评审、批复工作,实施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编制,加快示范大道、再生水厂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步行街提升改造,全面提升净绿亮美序水平,优化街区整体形象;强力推进自然公园(二期)配套道路、金光道西延、荣开路、北凤道西延等工程前期手续办理工作。
33.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强化大气污染防治,严禁焚烧垃圾落叶,严管严控渣土运输,实施工程渣土限时段运输;加强市容环境整治,对主次干道和重点区域的流动摊点进行整治清理;规范店外经营,严禁店外出摊和店外摆放商品;规范户外广告,严把审批关,开展专项整治,拆除违章广告;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维护校园周边良好市容环境秩序;加强规划执法监管,巩固房地产开发建设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成果,进一步加大规划执法巡查力度,严格查处工程项目规划违法行为。
34.加强交通运输工作。积极推进北京新机场场前联络线、南出口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干线公路新改建及大中修工程建设,力争10月底前唐通线养护改造项目完成主体工程,106国道、廊涿线等大中修工程、桥梁加固工程全部完工;全力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及文明风景线创建等民生工作;积极推进密涿高速征迁工作,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依法推进干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抓好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日期间运输保障工作;加强工程施工、客货运输等监管工作,确保系统安全稳定。
35.抓好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管理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支持,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确定2016年新建项目选址,确保土地供应及时足额到位;对全市棚户区进行补充调查,尽快确定2016年棚改项目和规模;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相关政策,把握适度的开发规模和节奏,重点监控北京周边地区,切实稳定住房价格,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全力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面落实物业管理体制,完善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管理格局,探索维修基金归集管理的新模式,努力提高小区物业管理水平;组织督导各县(市)完成房地产违法项目专项整治工作。
36.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大力推进不动产登记职责机构整合;督导各县(市、区)完成2015年计划指标上报工作,做好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加快基本农田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建设用地卷宗上报。推动各县(市、区)加快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复垦区复垦进度,保证按报备进度归还周转用地指标;依规推动各县(市、区)加大已批未供土地供应力度,保证全市供地率达到省政府目标要求;对2014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和全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成果进行完善,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督查各县(市、区)做好卫片执法中违法问题整改工作,迎接上级验收。
37.推进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建设。协助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做好新机场初步设计报批等涉及地方相关工作;加快推进机场二期征迁补偿安置任务,确保按时供地;做好回迁区用地保障、土地组卷工作,完成临时施工道路建设,推进回迁区项目立项、报建等前期手续办理;加快天堂河改道工程进度,完成防洪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审、施工图设计等工作;依法依规落实白家务水源地保护区撤销工作,完成固安新水源地项目初步设计编制;做好军事阵地迁建、高压线迁改等项目前期各项工作;配合做好北京新机场涉及的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施工临时道路等前期准备工作;紧盯国家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河北省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充分体现廊坊利益诉求;研究相关政策,争取国家、省对廊坊临空经济区最大的政策支持。
38.做好人防工作。认真做好全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试点的系统研究工作,完成试点课题研究及成果上报;开展全市人防工程检查工作,依法依规抓好防空地下室审批、建设和管理有关工作,同时做好人防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避免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组织开展好指挥通信系统的各项训练、演练工作;抓好人防宣传教育,完成人防宣传教育示范社区和示范学校的建设工作。
以上工作由布泽文副市长负责。
39.抓好秋冬季农业生产。组织做好秋冬季农业生产,抓好机械化秋收、秋种,加强设施蔬菜生产管理;结合农时抓好测土配方施肥、秸秆综合利用、节水精播等关键技术的推广普及;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度;深入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程,确保完成年度目标;强化农业综合执法,开展重大节日期间执法大检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冀ICP备17021791号-1  版板所有:廊坊为人民服务网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裕华路226号
联系电话 :0316-12343